愿化一捧黑土,只为绿意葱茏
高 莹
大自然生生不息,教育亦生机勃勃。从教十余年,不断探索,不敢停步,在道德与法治的讲台上,在班主任的工作中,我亦自省自励、初心不改、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。2018年7月威斯尼斯人wns2299(中国)有限公司成立后到黄河路校区交流执教,担任黄河路校区政治备课组长,现任黄河路校区九年级政治教师,班主任。
爱 不可抗拒的生命召唤
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过:“师爱较之于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有更大的格局,要心里装进学生,装进国计民生,装进教育事业,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。”作为一名班主任,同时是思政课老师,更是肩负重大使命与责任。第一年当班主任,就接了九年级的住校班--九二班。身份的转变,让我和学生都不再是对方眼中原来的样子,学生怎么有这么多状况,班级管理怎么一地鸡毛,我也不是那个爱和孩子开玩笑的温柔老师了,压力当即侵吞了兴奋,责任覆盖了荣光。他们也是我带了两年的孩子,关键时刻不能在我的手上发生失误,我心急如焚,满脸冒痘。幸好赵东红老师手把手地教我,其他几位班主任也毫无保留地分享带班经验,让爱在办公室激荡。宽严并济、恩威并施,协调好爱与责任的关系,再收拾好一地鸡毛,调整状态,我找回了自己,让爱在师生之间传递。在爱与感动中,守望学生的生命成长。
美 熏陶感染中自然涌动
“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这是我所听过对“教育”解读最美的一句话。万物有灵,如何把知识变成美的种子,是我教研的重点方向。初入思品教师行业,认了李玉桃老师为师傅,我每次上课前都要先听她的一节课,就这样师傅带着我,我跟着师傅。李老师温文尔雅、和善、认真,看着她的背影,总想,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。再之后,张文英老师的专业、尚艳丽老师的热情、雷伟民老师的实在、李秉智老师的诗意……他们身上散发的“美”时时感染着我,促我成长,也让我认识到:德育即“美育”。让学生在快乐与美好的熏陶中健康成长,就需要在课堂上下功夫,我带着学生“传纸条”、“升堂审案”、开辩论会、才艺表演、讲故事、朗诵等力求精益求精。课上,与学生谈古论今、思维碰撞;课外,陪学生实践探索、锤炼品格。就这样传授知识、培养能力、熏陶感情,同时也把美种到孩子们的心中,熏陶感染,自然涌动,变成长久的记忆,为孩子们打好生命的底色,增添生命的力量。
变 琢之磨之成时代新绿
时代发展日新月异,思政课堂也应与时俱进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,我深知道法小课堂要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,让思政课也可以很有意思。这种改变,需要琢磨,再琢磨:如何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?设计怎样的社会活动,才能把课堂融入生活?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,在体验中感悟,在感悟中成长?不破不立,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。于是,我带着学生做问卷调查,社会评论,给代表提建议,向祖国献礼,进行原创试题竞赛等等,通过体验式、沉浸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,人人参与,人人都有经验和收获,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。在这些实践活动中,学生总是给我惊叹与感动,让我更坚定了我的教学理念,同时也改变着我对学生的评价方式:不局限于分数,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、变化,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,让学生成长为时代新绿。
教师托举的是众多学生的生命成长,必须一丝不苟,高度负责。我愿化一捧黑土,滋养教育森林,让每个学生心中有梦,眼中有光,生命灵动,茁壮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