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流击水,奋楫者进
董艳涛
从教二十年,无论年龄怎么增长,我对数学教学的热爱从未减退,对教育事业永葆一颗初心。寒来暑往,我用心雕刻灵魂,护佑学生在数学的殿堂里前行。
为师之道:勤学不倦
处事,如线段,有始有终;求知,如射线,只有起点,这是我的座右铭。
备好一堂课,狠下“笨功夫”。我坚持翻阅不同版本的教材,查阅相关资料,观看名师教学视频。为了让自己从学生角度解题,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要求学生做的题,自己一定会提前做一遍。同时,持续尝试如何能浅显易懂地为学生讲解清楚,如何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要求。就这样,积累了一整套自己的解题集,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,自己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,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数学课。
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,在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实践中,为了让互联网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,我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几何画板和GeoGebra等数学专业软件,制作动态课件和微课,提高了网课教学的交互性,让学生在网络的另一端,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;复学后坚持微课制作,以短视频助力学生突破难点,受到了家长与学生的一致好评。
教学之艺:如琢如磨
很多人认为,数学学习起来枯燥无味。所以,对于数学教学,我更关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在班上我开展了数学日记、学生命题、绘制思维导图等活动,举行了学生讲题比赛,竭力打造一种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趣味数学课堂。
我经常在上完一个班的课后,及时回顾整堂课的优缺点,坚持写教学反思,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…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,在第二个班教学时及时改进。每天课后,还挤出时间记录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,写下自己执教的体会或疏漏失误。就这样,我不断尝试,不断反思,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,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,还拥有了一批数学的忠实粉丝。
一直以来,我潜心研究语言的魅力,只为用生趣幽默的语言,带动学生玩转课堂四十分钟;用心揣摩学生心理,教会学生遇难心不慌,遇易心更细;关注学生的成长,教学生学会享受数学火热的思考、激烈的“争吵”。就这样,变着法施展着自己的教学魔力,把数学课堂变成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地方,让尽量多的孩子像向往幸福一样,期盼着在数学课堂里有更多参与。
教育之途:关爱无限
课后时光,我给优秀的孩子送上书籍,指导他们向更多的数学知识要魅力;给稍落后的孩子以诚挚的鼓励,利用课后的时间和他们谈心,鼓起他们前进的信心;更多的,我与他们同进退,带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。我相信亲其师,信其道。只有关爱每一个孩子,孩子们才会爱上我的课堂。正是因为这样,一届届学生由开始的不喜欢数学,头疼数学,到喜欢上我的课堂,继而喜欢上数学,甚至走上了有关数学的专业道路。看着每年带着问候,怀着感激,充满亲情式的信件,我常常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,都有了价值,更激励我在数学教学上鼓劲前行。
诗人金波说,“愿站成一棵树,为的是真正地理解鸟儿的叫声”。我也愿站成一棵树,为的是真正倾听学生的心声,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,努力做一个求真务实的数学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