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会“尊重” 方能行稳致远
赵东红
1997年参加工作,至今已二十余载。2018年7月威斯尼斯人wns2299(中国)有限公司成立后到黄河路校区执教,现任九年级语文教师。教学相长,我也在其中不断地成长,并逐渐清晰地认识到,教育要以朴实的心态去“尊重”。学会“尊重”,方能行稳致远。
尊重职业 敬业乐业是首要
梁启超先生说:“凡做一件事,便忠于一件事,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,一点不旁骛,便是敬。”语文教学已然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寄托和陪伴,常能从辛苦中找出快乐,享受其中的层累、曲折,享受点滴心得与收获,班主任工作尤其如此。面对来自不同家庭而又个性十足的孩子,我往往先建立情感链接,哪怕是拍拍肩膀,理理头发,整整蝴蝶结等,我也绝不放过这样的机会。我坚信亲其师,信其道的教育效果,然后逐步渗透严明的纪律,让学生有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,这种管理很有效,我称它“拧螺丝”,水到渠成越拧越紧,陪着学生们从稚嫩,经历叛逆,再到沉稳懂事,自然会收获许多高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。二十一年的班主任工作,不仅获得“三门峡市文明班集体”“三门峡市文明班级标兵”“三门峡市优秀班主任”等荣誉,更赢得无数家长与学生的信赖,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尊重学科 多做尝试与思考
越来越喜欢语文,因为它浩瀚而又深远。教学中,我试着多让学生在生活的实践中去写作,并尝试与其他学科相融合,如用音乐创设情境进行写作,或者用语言文字表达音乐的情感、节奏、意境等,图文并茂进行展览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,也诞生了很多令人惊喜的好文章,多次有习作在《三门峡日报》发表。另外,古诗文教学更注重知人论世,引导学生系统收看《百家讲坛》中李白、杜甫、苏轼、李清照等重要名家资料,及时整理作品,然后思考作文。这样,就会从广度深度上,提高学科素养,并为高中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。近几年,我尝试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次获奖,“如何走近历史文化名人”获省级二等奖。
教学中,有时也会迷失。“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,实践性课程。”我们必须以语文教学的本质来经常审视自己,尊重语文,摒除华而不实,保持朴素,回归本真。实实在在地将教学落实到语言文字训练上,还语文教学本应有的纯美、自然。
尊重学生 换位思考少急躁
工作中,我常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:第一,假如是我的孩子。我会以为人父母的心态,真正关心孩子的欢乐与悲伤,尊重独特的个性,努力发现进步,巧妙纠正缺点,欣赏发展优点,真正用爱心滋养。第二,假如我是孩子。我会设法和他们交朋友,走进心灵,以孩子的思维和视角去考虑问题。孩子的奇思妙想和绚烂纯洁的内心世界,定会带给我许多惊喜与快乐!尊重学生,常做换位思考,是平等意识在教育中的具体落实,是少一些功利、武断和急躁,这样才会让教育更加圆润,理性,像珍珠一样发出莹莹的光芒。
“尊重”是宏大的,要真正做到,需要很高的思想认识和境界。紧要的是首先自己能静心多阅读,丰厚底蕴,还要把专业书籍读得精一点,深一点,多思考,多实践。做到有热爱,有原则,有方向。用最朴实最纯粹的心态建设自己的语文田园,教育田园,方能走得稳,行得远。